快看点丨英媒盯上了淄博烧烤:上次这么多人还是“五国伐齐”

时间:2023-05-14 16:08:36       来源:中国日报

你去淄博吃烧烤了吗?“小饼小葱加小炉”这灵魂三件套,让淄博烧烤爆火出圈。近日,淄博的“火”势甚至“烧”到了英媒。

5月11日,英国《经济学人》以“处于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神秘面纱——肉香之谜”为题,试图诠释烤肉串消费与中国国家消费之间的关系。

老工业城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淄博热”显然也让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的西方媒体红了眼。《经济学人》甚至称,一座城市以这样的方式爆红,在中国前所未有。


【资料图】

游客们纷纷涌入这座位于山东中部的城市,以期畅快淋漓地咀嚼神话般的烤肉、在抖音上发视频......

Tourists have flooded the city in the central province of Shandong in the hope of munching its mythical kebabs, posting videos on Douyin...

文章援引网络梗调侃评论称:上次这么多人去淄博,还是“五国伐齐”的时候。为了让外国读者能读懂这个梗,作者进一步科普称,在公元前284年,这里曾发生过著名战争“五国伐齐 ”。

A widely shared internet meme jokes that thelast time this many people showed up in the city was during the Siege of Qi, afamous battle that took place in the area in 284BC.

2023年5月12日,山东淄博,游客在八大局便民市场品尝烧烤。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人多,《经济学人》也报道了淄博烧烤IP大热催生出的“烧烤贷”。文章称:“为缓解肉类和烧烤的供应紧张,当地银行开始发放专门为烧烤产业链商户设计的低息‘烧烤贷’。”

原本以为《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是为了解读“淄博经验”,谁也没想到文章一个硬转,点出了唱衰中国的真正目的。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这组数据《经济学人》做不了文章,于是换了个角度,开始挑刺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文章认为,淄博烧烤能红主要是因为便宜,称4个人花费不到350元(人民币)就吃喝数小时。这种论调显然肤浅且片面。

作为一座工业老城,淄博的旅游业不算强势。而这次“淄博烧烤”火出圈,跟很多方面脱不开关系。

一是,城市的管理水平。据新京报报道,早在2019年,淄博就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并将打造餐饮、娱乐、文化等业态相融合的综合性休闲项目作为重点工作的一部分。2020年,淄博文旅局明确提出围绕烧烤节、啤酒节等,推出时尚淄博狂欢季。

今年淄博抓住机会,打响了烧烤这块招牌。早在烧烤热度第一波高潮出现没多久,淄博政府就已经着手准备。3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打造“淄博烧烤”美食品牌新闻发布会,提出举办“淄博烧烤节”、开设“烧烤专线”、实施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等多项举措。面对这次爆火,淄博懂得珍惜机会,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实行涨价幅度控制措施。

二是,城市中的青年群体。外媒只要查一下就会发现,2022年淄博常住人口有所下降,但高技能人才、技术类工种人才仍保持增长。2022年,淄博新增高技能人才7656 人,相比2021年增加2500余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累计达5.06 万人。

“淄博烧烤”是一种积极的烟火现象,但也不是唯一的烟火现象。CD君也奉劝《经济学人》切莫矮子观场、盲人摸象。

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综合

关键词: